第(3/3)页 当前苏联的情况变化巨大,按照巴里亚现在的改革进行下去,苏联搞不好能够避免解体这个结局。 但是有一点,苏联的实力大不如从前是肯定的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许多人认为,巴里亚解决不了苏联根深蒂固的问题,但同时认为苏联不会有更大的问题。 没有人想过这个庞然大物会解体,哪怕是他们最大的敌人美国,甚至在解体的那一刻,美国人都仿若在做梦。 实在实在是因为苏联的军事工业太强大了! 饶是李干,都坚定地认为,在军事工业上,冷战期间这两个对手,更胜一筹的是苏联,而不是美国。 两大阵营最后呈现出来的成品,之所以后来人任务美国胜于苏联,一来是因为技术路线不同,二来是成王败寇! 从军事技术的角度来看,双方的思想也是完全不同的。 世界公认的强大海军必须要有强大的航母,这在太平洋战争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。 苏联人偏偏不信邪,愣是发展出了强大的核潜艇部队和强大的水面反航母舰队,让美国佬心惊胆寒! 谁想过去发展200节的鱼雷? 苏联人不但想了,而且做了,并且做成了! 水下航速200节,即时速370公里,最大射程12公里! 这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数据。 要知道,各国普遍采用的鱼雷,其航速极少有超过50节的。 在如此恐怖的速度面前,什么舰艇都逃不过致命一击,是绝绝对对的。 甚至,苏联人还发展了核动力鱼雷,在1000米的深度长期航行,在攻击目标的时候,能飚出70节的航速! 等于是在各大洋投掷了无限航程的鱼雷,如果实现自主航行自主攻击,再多的航母也不够这些鱼雷吃的! 苏联人的军事工业能力可见一斑。 林罗恒提供的情报还说明了一件事情,苏联当前的大改革之下,很多军工企业的处境越来越困难,巴里亚政府大幅减少在军事工业上面的投入,增加了在民生领域的投入。 巴里亚政府的改革就是在军事工业和民生领域之间做了取舍,这注定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,但,却能够有效地缓解内部问题。 在这种大背景下,是东大很好地学习吸收老大哥技术的好时候,而具体到各大军种,李干意识到,必须要发展陆军装备提到了首要位置。 当前海空军的装备发展路线上了正轨,按照5年计划往下走,达到目标的概率是99.9%,唯有陆军,装备的发展跟不上战术思想、作战观念、部队整编的发展。 想到这里,李干萌生了一个想法——将海外的陆军部队作为一个试点,首先在这里对新式装备进行试验,把合成部队的完全体给搞出来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