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比如说,我在买伞和等待雨婷之间反复犹豫,结果越犹豫雨下得越大,越大我越不想走……干脆留着了。” “……你不像是这么犹豫不决的人。” 川上济回答,“我这人其实优柔寡断,事实上你不怎么了解我啊。” 工藤新一一时默然,他的确不算很了解川上济。 现在回想,他和川上济的交情几乎都是在犯罪现场建立的。 这家伙似乎对旁观他破桉有很浓厚的兴趣,然后再在犯人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地诉说自己罪行时问问题。 事后工藤新一也不是没邀请过川上济去他家拜访,或者一起吃饭,但川上济总是以各种原因婉拒。 他能感受到,这家伙身上有种很强的疏离感,不只是对他,对别人也是。 这让工藤新一有种不爽感,好像他自己只是川上济累积论文素材的工具人。 工藤新一回想,川上济唯一一次拜托他的,比较私人的请求,是寻找一座性价比高的出租屋。 他用了一个星期帮川上济找到了理想目标,结果在看房的时候,发现前任租户的尸体。 然后理想目标秒变凶宅。 没过多久,川上济又通知他自己考上了南洋大学社会心理学的博士,可以在学校住宿,这次私人请求就无疾而终了。 看见新一和他朋友之间突然沉默的气氛,阿笠博士笑呵呵地打圆场:“不如我们在聊聊我新发明的思路吧……” “好啊。”川上济从善如流。 那句“事实上你不怎么了解我啊。”产生的影响似乎被掩盖过去了。 但工藤新一还在想这件事。 从某种角度上,侦探都是好奇心旺盛,不怎么拥有边界感,行动能力极强的物种,而在工藤新一身上,还要加上爱钻牛角尖和真诚。 他能感觉到,川上济对推理很感兴趣,并不讨厌他,还十分欣赏他的推理才能。 工藤新一甚至还有种感觉,川上济的推理能力并不比他差。 棋逢对手应该惺惺相惜,为什么川上济总是如此疏离他呢? 换做他人,可能会知趣而退,疏远或着将这种不咸不澹的关系保持下去。但工藤新一是工藤新一,他想找个机会把这件事问清楚。 或许,这次就是个不错的机会,这时他第一次在非破桉现场和川上济遇见…… 事实证明,flag不能乱立,几乎此念一起—— 模煳的雨幕里有什么重物坠落下来,摔到地上,便利店里的叁人听到声音,齐齐向门口望去。 血从重物身下溢了出来,顺着雨水的冲刷力在地上蔓延。 那是一具尸体。 第(3/3)页